五個數據化指標辨識加密貨幣熊市
- tradalive
- 3天前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已更新:1天前
加密貨幣市場的週期性可透過客觀數據驗證。本文運用鏈上分析、衍生品市場與宏觀經濟指標,建立可量化的熊市判斷框架。
1. MVRV比率跌破1.0
定義:MVRV(Market Value to Realized Value) = 市值 / 已實現市值 立論:當市值低於投資者平均成本(MVRV<1),代表多數持幣者處於虧損狀態。 判斷邏輯:
警戒線:MVRV連續30天低於1.0
歷史案例:2018年熊市(MVRV最低0.67),2022年熊市(MVRV最低0.75)
數據來源:Glassnode官網「Market Indicators」模組,代碼:MVRV Ratio https://insights.glassnode.com/mastering-the-mvrv-ratio/

2. 期貨合約資金費率轉負超過14天
定義:永續合約多空雙方資金費用的持續方向 立論:負費率顯示空頭主導市場,且套保需求激增。 判斷邏輯:
熊市確認:BTC/USD永續合約資金費率≤-0.01%持續兩週
極端案例:2022年LUNA崩潰期間,幣安BTC合約資金費率達-0.25%
數據來源:CoinGlass官網「Funding Rates」頁面(含BTC、ETH等主流幣種)

3. 交易所穩定幣儲備量年增率<10%
定義:CEX內USDT、USDC等法幣穩定幣總量的同比變化 立論:穩定幣儲備量停滯代表新資金停止流入,可能觸發流動性危機。 判斷邏輯:
熊市前兆:當儲備量增速低於前12個月平均值50%
驗證案例:2021年11月牛市頂部,交易所穩定幣儲備年增率從180%暴跌至25%
數據來源:
CryptoQuant(鏈上儲備監測)
CoinMetrics(機構級數據庫)

4. 長期持有者(LTH)拋售比例>0.5%
定義:持幣>155天的錢包地址轉出量佔比
立論:長期投資者了結倉位, 拋售壓力。
判斷邏輯:
正常值:0.15%-0.3%(長期投資者按計劃獲利了結)
熊市訊號:當LTH單日拋售量突破0.5%且持續3天,如2022年6月Celsius暴雷事件期間
數據來源:Glassnode「LTH-SOPR」指標 https://cryptoquant.com/asset/btc/chart/market-indicator/long-term-holder-sopr?window=DAY&sma=0&ema=0&priceScale=log&metricScale=log&chartStyle=line

5. 比特幣礦工儲備餘額30日淨流出>5,000 BTC
定義:礦工錢包地址餘額的月度變化
立論邏輯:礦工需支付電費維持運營,大規模拋售顯示營運壓力。
判斷邏輯:
2022年熊市期間,礦工儲備從18,000 BTC降至14,200 BTC
關鍵閾值:單月淨流出量超過全年平均值的2個標準差
數據來源:Glassnode「Miner Reserve」指標

當上述5項指標中同時觸發3項,即進入高風險區間。例如2022年5月:
MVRV=0.89(觸發)
資金費率-0.12%(觸發)
礦工淨流出8,200 BTC(觸發)
穩定幣儲備增速9%(觸發)
LTH拋售比例0.41%(未觸發)
Comentarios